“从某个角度讲,照明设计,就是用光来编码空间,营造建筑的气质,刻画我们的看见,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。”日前,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(AALD) 资深会员、北京赛恩照明创始人 王东宁先生在“中间思库·暑期学坊”照明培训课中讲到。
在2015年7月20日,由中国建筑设计院主办、中间美术馆协办,仰光传媒支持的“识光实践--关于建筑照明”公开课在中国建筑设计院成功举办。
图示:活动现场
活动开始,仰光传媒总监 黄丽新女士首先代表仰光传媒发言。随后,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(AALD)资深会员、北京赛恩照明创始人 王东宁先生作为讲师,从人眼观看的机制讲到当代照明设计的发展,分享最新照明技术和应用,并为听众呈现若干典型设计案例。
图示: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(AALD)资深会员、北京赛恩照明创始人 王东宁先生
看见·光的存在
而对于光线,人类拥有着一个自然基因--光认知基因,让我们可以自由地去感受光,并且判断哪些光让我们感到舒适与愉悦。
构筑·光的空间
图示:深圳OCT博物馆
图示:太庙博物馆 图示:苏州火车站 开启·光的畅想 王东宁先生认为:光,起源于40亿年前;人类距今170万年;电光源历史已达135年。在这时光长河中,人类基因遵循自然规律读取光的编码已有170万年,至今依然延续...而到了今天,科技给光源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,135年之后,人类该如何读取光源的未知编码?是顺应可能到来的基因突变?还是找寻久远的自我?我们选择“以人为本”。 那么,什么是以人为本?我们希望在未来,可以将建筑和照明技术与生命科学结合起来,让人们能够更清晰地感知什么是舒适的光,并通过光线认知建筑,体验光线所带来的一切“美好”。 对于建筑设计,光环境的营造非常重要,建筑师与照明设计师如何实现更好的配合,也一直是设计界关注的话题。本次照明培训课,为建筑师与照明设计师提供了一次拓展照明视野、共同交流学习的机会,让大家在“识光”中感受照明实践项目的“情感”空间。 图示(从左到右):于海为、张广源、黄丽新、汪恒、王东宁
活动中,王东宁先生与大家分享了若干建筑与灯光项目,交流和探讨如何创作建筑、空间与光三者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,为听众们带来了别样的照明设计灵感。这些项目都拥有着不同的照明特点,营造了不一样的照明光环境,王东宁先生还表示:“以解决问题的角色进入项目,为建筑师提供增值的顾问服务,是照明设计师的首务。”
人类对光的研究起源很早,但对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漫长的过程。如今,“光源与照明”成为了人类智慧与生活需求相结合的产物,为人类带来光明的缤纷世界,展示了光与色彩的绚丽天地。